《熊出没》系列动画片是国内播放次数最高的动画片之一,随着动画片的热映,华强方特也一炮走红。但对于单一的IP的过度榨取,新IP打造不利,盈利能力逐步下滑,这样以主题公园为主业的华强方特拿什么冲击IPO?
在国内,你可能没听过华强方特,但一定知道听过光头强,也一定看过《熊出没》,而这部号称国产动画片“NO.1”的制作方就是华强方特。华强方特的主题公园也趁着《熊出没》的热度一跃成为全球第五大主题公园,全年超过4000万的游客并不少,可尴尬的是,这些庞大的游客总量并不足以让华强方特盈利,一半以上的主题公园处于亏损状态,影视动漫的IP过于单一甚至过时,都是潜在危机。
如今政府补助力度尚在,一旦政策有所变动,影视动漫无法打造全新IP,华强方特冲击IPO,可能真是会将路漫漫而其修远兮。
主题公园半数亏损 厦门方特亏1亿
梁光伟是深圳华强集团的实际控制人,在旗下已有一家上市公司深圳华强(股票代码:000062.SZ)的前提下,如今华强集团旗下文化产业公司华强方特日前也正式递交招股书,并计划在创业板上市。如果成功过会,梁光伟也就将如愿坐拥两家上市公司。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正准备上市的华强方特的核心业务是主题公园、数字动漫、特种电影等,旗下拥有知名的方特主题公园以及《熊出没》动漫IP。通过分析华强方特的招股书,虎符财经发现华强方特的主营业务为主题公园和影视动漫的特效电影两大板块,但两者发展并不均衡,主题公园营收达到93.3%,而影视只占有6.7%。这对号称双线发展的华强方特来说,多少有些“尴尬”。
从决定主体乐园的关键数据游客总量来看,华强方特稳居全球第五,成绩可圈可点。2018年累计4200多万的游客数量来自旗下23个乐园,平均下来,每家乐园的年游客量平均不到200万人。而据游乐行业专业人士分析,在主题公园行业,300万人次的年游客量,是判断一个主题公园能否盈利的一个重要平衡点。
低于300万这个数字,盈利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仅从游客基数来看,华强方特或不能完全实现盈利,对比最近几年的财务情况发现这300万的标准是有道理的。
游客人数并未能达到盈利的基点,也导致了华强方特位于各地的主题公园运营公司中有一半左右处于亏损的状态。财报显示,文化科技主题公园收入是华强方特主要收入来源,2018年占总营收的比例为83.28%。
招股书显示,华强方特控股的77家子公司中,四十多家2018年度处于亏损状态,这部分子公司多数经营和投资主题公园项目。如2011年开业的青岛梦幻王国投资经营公司2018年亏损2583万元,2011年10月开业的沈阳方特欢乐世界投资经营公司2018年亏损895.35万元;株洲方特欢乐世界和株洲方特梦幻王国2018年也处于亏损状态,亏损5445.51万元。
其中以厦门方特亏损最为严重,仅2018年就亏损超1亿元,其次是芜湖方特,2018年亏损8500多万元,两家主题公园,一年亏损超过2亿元。
说游客基数决定主题乐园是否盈利的关键因素,是有依据的。迪士尼全年接收游客1.57亿人次,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迪士尼魔法王国是迪士尼的旗舰店,也是全球游客量最大的单体主题乐园,2018年的游客基数突破了2000万人次,就连上海迪士尼2018年的游客量也为1180万。
华强方特的单一主题公园的游客基数不仅无法和国际巨头相提并论,就是和2018年的游客量突破了1000万人次的长隆主题公园相比,华强方特从游客体量上和竞争对手差了很大一截。其仅从主题公园想完成上市难度不小,毕竟常州恐龙世界被否的例子就在眼前。
好在华强方特还有特种电影为新的赢利点,却仅占总营收不到7%。真正盈利的两大子公司为方特动漫和方特电影,前者拥有知名动漫IP《熊出没》,后者则负责创意设计、特种电影影片开发制作。
虽然总营收占比只有6.7%,2018年度分别盈利1.90亿元、5.85亿元,但却占当年净利的24%和74%,而这才是华强方特谋求上市的信心所在。
政府输血和优惠政策能到几时?
华强方特的净利润看着还不错,但政府补助支撑华强方特超三分之一利润,数据显示:2016-2018年,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3.53亿元、3.30亿元和3.27亿元,分别占当年利润总额的38.91%、36.68%和36.45%。
虎符财经整理发现,这些年来华强方特从各地项目获得政府补助的金额累计达到50.08亿元,资料显示,华强方特这些年共有80个左右的项目获得政府补助,补助金额超过亿元的有18个。
政策红利也是造成华强方特业绩向好的一大原因。华强方特享受了较高的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招股书中称,2016-2018年,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占净利润比例分别为16.75%、16.06%和16.04%。
刨除政府补助和税收优惠政策后,华强方特就难逃2019年第一季度扣非净利润为负的现实了。最新财报显示, 2019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9.11亿元,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21.68万元,而扣非净利润为-5796.42万元。
虎符财经就上述问题咨询了财经专家路飞,路飞表示,“如果说偶尔一次的负数还可以用一些理由解释,但这这已经是华强方特连续三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出现亏损。2018年一季度,营收7.01亿元,净利润1319.98万元,扣非净利润-5713.06万元;2017年一季度,营收5.78亿元,净利润1275.68万元,扣非净利润-6617.52万元。在政府各种补助,各种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华强方特的盈利能力并没有大家期望的那么强大,在总营收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净利润几乎没有多大变化,如果不是特种电影的收益在支撑门面,财务数据会变得一塌糊涂。”
单一IP的华强方特如何夹缝生存
依靠政府补助和政策优惠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华强方特想靠《熊出没》的IP来改变现状越来越难以为继。其实华强方特选择二三线城市拓展也是无奈至极,主要是从竞争对手的质量来看,短期内华强方特没有和迪士尼以及华侨城竞争的实力。
从客流量来看,全球排名前 10 主题公园以欧美为主,迪士尼排名第一,国内三强华侨城、华强方特、长隆集团分别位列全球主题公园集团第 4、5、6 位。客流量差距并不很大,但从主题乐园数量上,迪士尼集团全球有12家乐园,在中国仅有两个乐园,但其营收却远超华强方特。
华侨城欢乐谷已在 7 个城市实行连锁经营,布局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华强方特运营 23 个主题公园,数量排名全国第一,但布局集中在二三线城市, 重点布局芜湖、厦门、郑州,基本避开了与其它主题园的正面交锋。这样有利有弊,弊端就是游客数量难以集中,一旦复游率不高,二三线城市的人口基数较小,难以支撑主题公园的长久发展。
如今华强方特的优势在于《熊出没》这一大IP的打造,在手握国产第一动漫 IP“《熊出没》”,并衍生发展成“熊出没山谷”主题乐园。虽已在十二个省市布局,主题公园收入占九成以上,而主题公园中门票收入占据一半以上,衍生产品的附加值并不高。
创立以来,华强方特一直在模仿迪士尼的运营,但却只学到皮毛。目前主题公园目前仍存在以“打卡式”观光为主、重游率低,且营收主要依赖门票、二次消费占比低这些问题是影响和制约华强方特发展的根本原因。
作为消费者,王玲是位宝妈,带着两个孩子去过华强方特芜湖水上乐园也去过上海迪士尼乐园,在她看来迪士尼和华强方特是完全不同的经营策略。“去了迪士尼才了解到,门票收入并不是迪士尼的主要收入,其主要收入来源为电视和网络业务,可以达到四成的比例,其他的主题公园和度假村占30%,电影娱乐占一小部分,门票收入可能只有三成多点,另外的收入都是来自于园内二次消费,包括餐饮、衍生品等。
而华强方特的衍生品不强,复游率不高,我家宝宝去了迪士尼还要去,但去了华强方特就不想再去,这并不是我们崇洋媚外,是方特的亮点确实太少。”
“和华强方特单一的《熊出没》不同,迪士尼的选择很多,除了米老鼠之外,迪士尼还有《冰雪奇缘》,《疯狂动物城》,《超能陆战队》,而这些也在不断更新。
而方特只有光头强,只有《熊出没》,这是2012年就推出的片子,我女儿以前是喜欢,但现在长大了,对《熊出没》无感了。
迪士尼能不断推陈出新,这是大家都喜欢去的根本原因,也是市值几百亿美元的根源所在。”王玲聊起方特和迪士尼的区别如是说道。
的确,随着曾经受众的长大,华强方特不可避免地会面临着用户流失和IP老化的风险。在持续性方面,华强方特更是难以打造吸引20到30岁主力消费群体的IP能力。
其他一些产品,如《小鸡不好惹》、《虫虫闹翻天》等完全没有达到《熊出没》的市场反应,从2016年和2017年的财报来看,华强方特主题公园的营收一直在衰退。《熊出没》这个IP价值,已逐渐被耗尽,没有新作品的出现,华强方特的生存压力恐将越来越大。
去年华强方特试水抖音,只是降低经营压力的缓兵之计。在消费者审美疲劳后,随即回归平静。
如果华强方特没有强有力的新IP出现,未来的成长性恐将大打折扣;梁光伟现在任性扩张建主题公园,在众多主题公园亏损的情况下,还能任性多久?
就此虎符财经致函华强方特,而截至截稿前,并未收到任何形的采访回复。面对诸多挑战,对于华强方特的IPO未来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