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浙江证监局官网披露,绍兴中芯集成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绍兴中芯”)拟A股IPO,海通证券任辅导机构,辅导期大致为2021年7月至10月。
作为中芯国际的联营企业之一,绍兴中芯成立于2018年3月, 由中芯国际、绍兴市政府、盛洋集团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50.76亿元,总部位于浙江绍兴,主要以微机电(MEMS)和功率器件(Power)工艺技术为基础,专注于功率, 传感和传输应用领域,主要提供特色工艺集成电路芯片及模块封装的代工服务。
事实上,绍兴中芯无控股股东和实控人,绍兴市越城区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2.70%。中芯国际目前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9.57%。
1
8英寸晶圆月产能增至7万片
绍兴中芯主要聚焦三大工艺平台:一是 MEMS 平台,包括 MEMS 麦克风、压力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振荡器、加速度计、陀螺仪;二是 MOSFET 工艺平台,包括沟槽式 MOSFET、分栅式 MOSFET 以及超结 MOSFET;三是立足场截止型(Field Stop)IGBT 结构。
回顾过往历程,2018年5月中芯集成电路制造(绍兴)项目正式开工,首期总投资58.8亿元,引进了一条芯片年出货51万片的8英寸特色工艺集成电路制造生产线和一条模组年出货19.95亿颗的封装测试生产线。
2019年11月,绍兴中芯项目顺利通线投片,2020年1月实现量产。2020年11月,绍兴中芯项目产能已达4万片/月。近期市场消息,目前已成功完成晶圆设备链调试,实现了8英寸晶圆的大规模量产,目前月产能已增至70000片,良品率达到99%,可应用于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家电的芯片制造。
目前来说,国内晶圆生产线主要以8英寸和12英寸为主,其中,8英寸晶圆新产能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紧缺之象,增长较为有限,绍兴中芯这一产能的持稳或利于助力中芯国际扩大规模,进而保证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
2
芯片股迎来利好景气周期
要知道,虽然今日芯片股暴跌,波动调整较大,但可以发现,5月以来,半导体板块的行情走势高涨,不少标的涨势积极,整个行情较为火爆。
究及原因,主要是基于全球缺“芯”这一困境,即随着汽车、消费电子等板块需求不断扩容,晶圆厂产能供应无法及时跟上这一增势,十分吃紧,直接使得供需格局出现紧张之状。美国半导体协会报告显示,今年5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436亿美元,环比增长4.1%,同比增长26.2%,创下单月的历史新高。
缺货之下,芯片厂商只好选择涨价战略,而这一举措直接加强了业绩持续增长的确定性,带来的预期利好便推动了国内半导体厂商股价的走高。
基于此,绍兴中芯的产能对于中芯国际来说,十分关键,毕竟产能的保证将会带来业绩的保证。
今年一季度,受芯片需求旺盛驱动,中芯国际实现营业收入72.92亿元,同比增长13.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2亿元,同比增长136.39%。2021年一季度整体产能利用率达到98.7%。根据公司今年的CAPEX支出计划,拟扩建1万片12英寸和4.5万片8英寸晶圆的产能。
3
结语
整体来看,目前全球缺芯热潮不断,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半导体行业的景气度。尤其在国内对半导体产业的政策支持不断加强的背景下,国内半导体厂商迎来机遇,中芯国际为首的头部标的凭借成熟的工艺,利于其保障盈利能力,进一步稳固其市场地位。同时,作为其联营企业,绍兴中芯逐步进入产能释放期,本次IPO将会备受瞩目,期待芯片股或再出巨无霸标的。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