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迎来强势反弹,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新募基金总额达1.27万亿,同比上升50%;同时总投资额也超过1万亿,同比增长超70%。近期,在第21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论坛上,高瓴、红杉中国、北极光创投、达晨等头部PE/VC机构齐聚一堂,他们表示今年投资节奏明显加快,越来越关注硬科技领域,看好北交所等渠道,但是短期过热也推高芯片半导体等估值,PE/VC更关注合理估值和长线布局。
今年股权募资规模达1.27万亿元
投资金额同比上升超70%
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募资总规模达到1.27万亿元,同比上升50.0%;新募基金数超4500支,同比上升87.2%。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2019年全年的水平。从投资端来看,今年前三季度,总投资金额超1万亿,同比上升超过70%。
清科创业董事长倪正东表示,疫情之后,中国投资市场出现了“反弹”式增长,前三季度总投资额超过1万亿,案例数和总投资金额同比涨幅均超过70%,实现了快速增长。另外,从今年IPO公司看,VC和PE在IPO企业中的渗透率占到了72%,创投力量在很多科创企业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不少PE/VC都表示今年加快了投资节奏。红杉中国合伙人周逵称,从去年开始投资节奏加快了,一是基于对投资环境和投资机会的判断,二是红杉中国往投早期投得越来越多,目前A轮及SEED投资项目数已经达到60%。“疫情让所有人的生活和节奏,都如经历一场演习。经历去年的大的起落,我们感觉,今年以来创投市场的科技主题反而更清晰、产业局面更通畅了。红杉中国一方面更加明确地加强早期投资和硬科技投资,另一方面也在我们专注的产业方向上增加更多产品线,比如Buyout基金/医疗二级市场基金等,以更好地顺应新经济产业链的快速发展要求。”
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符绩勋透露,今年上半年对比去年同期投资数量是翻了一倍,“近几年我们在科技上的布局加速,半导体、AI+医疗以及机器人(行情300024,诊股)等前沿科技领域,占到我们总体布局的50%;而企业互联网大概占30%,包括企服软件还有云方向;剩下的20%围绕着新消费、新品牌。过去20年,我们大量的投资出来的超级独角兽还是在消费的变化为主,C端的变化为主。近几年TO B的变化尤其明显,这当中疫情在加速企业的数字化管理,包括机器人的使用,所以这个是变化当中带来的一大机遇。”
积极发力硬科技投资和北交所
PE/VC关注估值和长线布局
记者发现,当前越来越多投资机构关注硬科技领域的投资。“从去年到今年,我们发现芯片半导体、新材料、新能源、AI与未来计算、先进制造等在内的领域中新一轮技术浪潮正在兴起,这里面涌现出一批专业程度高、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它们不但能够补足产业链短板,解决卡脖子问题,还能实现关键领域科技自立自强,这些也是我们现阶段最看好的创新方向。”高瓴合伙人黄立明说,从高瓴对科技的关注范围、覆盖领域来讲,今年有显著扩展。高瓴创投成立一年多,定位很明确,为以硬科技、深科技(行情000021,诊股)为代表的早期企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符绩勋表示,随着政策的推出,会去更加关注科技+、AI+和机器人+的市场,“这当中政策会指向科技带来的行业,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尤其是近两三年加速的,半导体是一个方向,AI+医疗是一个方向,机器人也是我们布局的一个方向。在退出的路径选择上,现在大家更关注国内的资本市场,包括北交所,还有香港上市的可能。”
达晨总裁肖冰谈到,以前科技和制造、硬科技的投资是比较寂寞的,投的人不多,现在很多人涌到这个赛道中,容易投的项目基本上都没有了,基本上每个项目都很较劲,也都会纠结,比如很多都是一些特别前沿、特别底层和基础的东西,财务指标都不好。这个时候很考验投资人的专业性和决策的勇气。“达晨在硬科技和智能制造这个领域,做了很长期和广泛的布局,当下这种长期布局生态的优势开始逐步体现出来。”
北极光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邓锋坦言,现在基本所有的机构都在做早期投资,而且做得很猛,估值上也在上升。北极光从2005年开始投半导体,当时投资这块的人很少,现在半导体企业的估值已经非常非常高,确实是过热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很多领域在很早期的时候,会出现有人给一个很高的估值就投进去了的现象。芯片行业,比如跟人工智能相关的算力芯片,估值增长很快。是不是靠钱就可以砸出一个好的公司,其实我自己也没有很好的答案,包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不是要变得更快以适应新的挑战。我觉得今天的科技投资,绝大部分是TO B,跟过去的TMT投TO C为主是很不一样的,TO B需要的是耐心资本,一定要更耐心。”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