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时讯!监管部门窗口指导来了!“固收+”基金出了什么问题?
发布时间:2022-08-22 16:30:48 文章来源:证基风云
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 > 正文


(相关资料图)

处于野蛮生长阶段的“固收+”基金被监管按下了暂缓键。

8月16日以来,陆续有上海和深圳的基金公司收到监管窗口指导,即“固收+”产品权益投资占比必须在10%-30%,如果权益投资超过30%,则这类产品不能被称作“固收+”,同时也不能按照“固收+”的特征进行宣传。

号称可攻可守的“固收+”基金最近可不太给力,先是因为产品净值波动较大,在二季度末一些基金规模遭遇大额净赎回,其次是近期被监管部门下达了权益投资比例限制的窗口通知。

《国际金融报》记者获悉,目前上海和深圳的基金公司已经收到监管部门窗口指导,指导称,“固收+”新产品的权益投资比例要在10%-30%之间,超过30%则不能在宣传上称其为“固收+”,老“固收+”产品也适用这个规则。北京一些基金公司反映暂未有相关通知,但也注意到了“固收+”基金的调整动态。

“本来今年权益市场表现就不太好,这类产品因为今年来业绩波动比较大,很多还是亏损状态,也遭到了不少客户投诉。”某位公募业内人士表示。

调整权益投资比例

处于野蛮生长阶段的“固收+”基金被监管按下了暂缓键,8月16日以来,陆续有上海和深圳的基金公司收到监管窗口指导,即“固收+”产品权益投资占比必须在10%-30%,如果权益投资超过30%,则这类产品不能被称作“固收+”,同时也不能按照“固收+”的特征进行宣传。

上海某大型基金公司向《国际金融报》记者确认已于8月16日晚收到相关窗口通知。深圳多家基金公司也证实,窗口指导与媒体平台流出的内容一致。

截至发稿,目前北京还有一些基金公司暂未收到相关通知,但有相关人士表示,已经在关注此事。

虽然监管的窗口指导直指“固收+”这类产品,但市场或监管部门没有给这类基金定下一个分类标准,国内基金市场的标准分类中并没有“固收+”一类,这个新奇的名字也是近两年才在行业中火热起来,如今也被更多个人投资者所熟知。从已知的市场细分类型来看,偏债混基、混合二级债基、混合一级债基、灵活配置型基金等都有“固收+”产品的身影。

百嘉基金董事、副总经理王群航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二级债基是其曾给投资二级市场的非纯债型债券基金取的名称。业内经常提及的“固收+”产品在他看来包括两个概念:固收和“+”,前者确保产品基本收益的稳定,后者保证在基本收益的基础上获得一部分额外收益。

王群航认为,“固收+”是一个跨基金类型的俗称,在监管规定了这类产品的权益投资比例后,相当于对这个产品统一内涵与外延,这对于市场、基金公司、投资者都有利。

“监管规定权益投资比例之后,可能不太会出现一些权益投资比例较高的老产品修改投资比例的操作,基金公司可以选择再发投资比例在30%以下的新产品,这会继续丰富公司的产品线。”王群航表示。

能否做好回撤控制

从火热到冷静,“固收+”基金只经历了短短三年,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一些“固收+”基金规模也遭遇了大额赎回。从之前经常出现百亿爆款到如今存续基金规模开始出现缩减,对于这类基金而言,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便是“+”,净值的回撤导致了一部分资金开始望而止步。

按照一般“固收+”基金的基金合同,投资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固定收益打底,还有一部分则是权益类资产,包括股票投资、打新、可转债等。

实际上,在上述监管窗口指导推出之前,一些可能是“固收+”产品的二级债基、偏债混基的股票仓位并不高,大部分不会超过30%,但一些灵活配置型基金的股票仓位就会超过30%,同样是灵活配置型基金的股票仓位差异也会较大。

记者注意到,一些基金公司会安排一名债券基金经理和股票基金经理进行分工管理“固收+”产品,也有基金公司让一名具有丰厚固收投资经验的基金经理来管理“固收+”的产品。

股票仓位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以及管理“固收+”的基金经理不同等一系列差异导致“固收+”的产品在收益上有明显分化,尤其是在今年股债市场都产生剧烈波动的背景下。

在一些“固收+”的产品宣传中,记者注意到“稳健”“低波动”“理财替代”等相似字眼出现的频率较高,但就今年以来的表现来看,一些“固收+”基金并未兑现所谓的稳健和低波动属性,反而出现了较大回撤。

同花顺(行情300033,诊股)iF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6日,混合二级债基年内平均收益率为-0.52%,这类基金的业绩已经明显分化。可统计的776只基金中,有44只基金跌幅超过5%,有21只涨幅超过5%,最大亏损超过17%,最高上涨超过15%。有342只基金维持正收益,与亏损基金的数量相差无几。

虽然基金名称中有“固收”,但似乎“+”的那部分对一些基金的净值影响更大,这也让部分投资者较为不满。据上海证券统计,自2018年末以来,“固收+”基金的持有人的占比不再是机构独大,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开始买入这类产品,截至2021年末,个人投资者持有占比已经接近40%。据深圳某公募业内人士反映,“固收”基金最近收到的投诉较多,主要原因就是基金业绩波动太大。

嘉实固收增强策略投资总监林洪钧向记者表示,“固收+”有别于传统的债券基金,它对回撤的关注应该是会更加重视的。而这背后核心本质是“固收+”产品的理念是在固收资产上叠加“绝对收益”的概念,因此这类产品在配置和操作上尤其注重对风险回撤的控制。

林洪钧认为,“固收+”产品净值经受较大回撤主要是受权益资产行情影响,对投资组合贡献为负。第一,权益市场整体行情下跌,以新能源为代表的行业板块在前期高增长之后经历了市场调整,但在4月26日之后一段时间,市场开始反弹,很多“固收+”产品的反弹幅度是比较明显的。第二,可转债资产在今年也经受了较大幅度的估值调整。第三,债券资产配置能力方面存在差异,一旦遇到信用债踩雷情况可能对组合收益负面影响较大。

标签: 慧眼识基金 基金看市

最近更新